close

  博州科技局住確肯布勒格飼料隊工作組幫助職工發展租房子庭院經濟
  貧困職工抗癌食物走上致富路
  亞心網訊(記者石速)當農家小院里蔬菜成畦、雞鴨成群的尋常景象,呈現在溫泉縣呼和托哈種畜場確肯布勒格飼料隊時固態硬碟,近日,熟悉這裡的職工不禁感慨地告訴記者:“村隊變漂亮了,有生機了,職工變得勤快了,有主意了。”
  偏遠而不起眼的確肯布勒格飼料隊,一直有個代名詞——“窮”。今年,博州科技局下派的工作組來到這裡後,找到了治“窮”治“懶”的竹北售屋辦法——幫助職工發展“庭院經濟”。一片菜地、幾隻雞鴨或羊,看似價值不大,卻給飼料隊帶來一場觀念上的變革,職工們也由此走上勤勞致富路。
  帶頭種菜美台東民宿庭院
  蒲加斌在院子里拔了兩個水蘿蔔,就著水壺洗了洗遞給記者。在他眼裡,這是隊里的新鮮事物,工作組經常用它們招待客人。“我們種了四五種菜,工作組吃菜的問題解決了,隊里的職工也可以過來摘菜。”他說。
  身為博州科技局調研員、下基層工作組組長的蒲加斌,之前對確肯布勒格飼料隊並不陌生。
  13年前,他在呼和托哈種畜場當黨委書記,“窮”得叮噹響的飼料隊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國有農牧場劃歸地方後,專門為種畜場提供飼料的確肯布勒格飼料隊因沒有牲畜明顯落後,隊里本來就窮,場里又把其他各隊沒有生產資料的職工遷過來,使飼料隊真正成了“窮”隊。後經政府多年扶持,呼和托哈種畜場雖然脫離了溫飽線,但“窮”帽子一直摘不掉。
  工作組發現,隊裡人均6畝的戈壁地非常貧瘠,小麥單產平均300多公斤,承包出去一畝地最多收益200元。有三四頭牛的家庭,在隊里已算是富裕戶了。
  今年,溫泉縣的民生工程向農村尤其是貧困村傾斜,確肯布勒格飼料隊的安居富民工程整村推進,建一套45平方米的安居富民房需要4.5萬元,每戶職工只需掏5000元。工作組認為,住房條件改善了,院落的空地應該利用上,這樣環境會更美,家裡的“菜籃子”可節約開支,增加收入。
  可是,隊里的職工大部分為哈薩克族人,他們沒有種菜和家庭養殖的習慣,很多職工也不願學習這方面的技術。院落里的地多年沒種植過,板結得像石頭一樣堅硬,在此情況下,工作組率先垂範,在租住的院落里種起菜來。
  增收節支看庭院
  “現在,哪一家吃菜每天不得五六元錢?我在半畝大的院子里隨便種點菜,不用天天買菜了,這樣一年能節省1000多元。明年,我要多種一些菜,再養上一群雞,吃不完可以賣給場部或縣城的飯館。”確肯布勒格飼料隊職工阿布拉哈提說。像阿布拉哈提一樣,嘗到庭院經濟甜頭的職工不下40戶。他們中很多人剛開始不願種菜,覺得每天騎摩托車出門買菜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自己種太麻煩,但看到工作組所住院子和個別職工家裡一片蔥綠時,便也開始跟隨,他們發現,隨便種點菜,一家人根本吃不完,漸漸地,沒種菜的家庭有了新習慣:就近摘菜吃太方便了,出門買菜太麻煩。瞅準時機,工作組從單位協調來上千元的蔬菜種子,很快被職工搶完。“你們只要願意種,需要多少種子我們都提供。大家可以到場部農資店拿種子,工作組來付錢。”蒲加斌對職工們說。為了帶動庭院經濟發展,讓職工早受益,工作組將租住的院子當成了實驗田,院子里沒法使用農機,工作組成員就用坎土曼挖地;隊里沒有自來水,工作組成員就挑水澆菜。自己種菜成功了,工作組成員就到職工家裡談經驗。種菜、養雞、養羊,讓一個個空曠寂寥的院落多了生機,也拉近了職工和下基層幹部的距離。漸漸地,職工們經常邀請工作組到家裡摘菜。為了讓庭院經濟更上一層樓,前不久,博州科技局全體幹部和確肯布勒格飼料隊職工舉行了聯誼活動,其中一個內容就是“比比誰家種的菜好”,約20個獲獎家庭得到的獎金,由博州科技局幹部集資。
  培育產業靠庭院
  如果說在庭院里種菜養雞隻是為了自給自足,確肯布勒格飼料隊便永遠形不成特色產業。如今,隊里依托個別養殖大戶成立了養殖合作社,準備提高全隊的圈養技術。
  確肯布勒格飼料隊黨支部書記張定德和另外兩戶漢族人是隊里的養殖大戶,他們是近幾年遷來的新戶,呼和托哈種畜場希望他們利用豐富的養殖和種植技術,帶動全隊職工脫貧致富。
  棚圈養殖是張定德的特長,他在其他村組時,已經是擁有上百頭牛的養殖大戶了。擴大養殖規模,兼顧設施農業,對他都不是難事,難的是培養出新的養殖大戶。確肯布勒格飼料隊的職工們習慣了散養牲畜,對圈養不感興趣,而隊里沒有多少耕地和草場,加上貧困戶的殘疾人比重較大,棚圈養殖恰恰是培育產業之路。
  為了提高職工對家庭養殖的積極性,工作組主動幫職工解決困難,如聯繫企業家資助困難家庭,找相關部門爭取幫扶政策等,同時,向職工宣傳圈養的好處,通過養雞、養羊一起算經濟賬,鼓勵他們加入合作社。隊里有二三十名愛酗酒的職工,工作組耐心地關註他們、勸導他們,其中大部分職工現在不再喝酒了。
  “現在,已經有20多戶職工積累了一定的圈養經驗,他們紛紛加入養殖合作社。張定德投入50萬元,加上縣上在發展養殖業上的幫扶資金,隊里將建一個養殖基地。秋天,職工可以用牛羊當股本,殘疾人可以在養殖基地打工。”蒲加斌說。
  “三民”觀察
  庭院經濟大有可為
  □記者於兮
  不論是在庭院里種菜還是養殖,這些看起來規模很小的“庭院經濟”和農業生產,卻搭建起了確肯布勒塔格飼料隊致富的“大舞臺”。這給了我們一種啟示:“庭院經濟”完全可以成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富有生命力的農業經濟形式,幫助農牧民開啟致富增收之門。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加快,新疆不少農牧民在依靠“大田經濟”等方式走上致富路的同時,不少農村的絕大部分庭院依然處於閑置狀態,如何把閑置的庭院充分利用起來,提高農牧民的收入,從而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同“大田經濟”相比,一直以來,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庭院經濟”等同於家庭副業,不過是農村經濟的一個補充。但隨著人們觀念的變化和科技水平的發展,脫胎於家庭副業的“庭院經濟”已經發生質的變化和飛躍,“庭院經濟”已日益顯示出良好的經濟效益。
  在新疆,這幾年,各地都在大力發展新型“庭院經濟”。不少農戶根椐自己的優勢,選擇發展重點,使“庭院經濟”呈現千姿百態、百花競開的局面,這其中有以種植業為主的,有以養殖業為主的,也有以加工業為主的。通過發展“庭院經濟”,數以萬計的農戶憑藉庭院方寸之地,成就了自己的“聚寶盆”。可以說,在廣大新疆農村,庭院經濟已跳出自給自足的苑囿,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現實證明,做活庭院經濟這篇大文章大有可為。
  ?  (原標題:新疆博州科技局住村工作組幫助職工發展庭院經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d81xddnv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